關于科室成立品管圈的有關事項
?
品管圈(Quality Control Circle,縮寫QCC)就是由相同、相近或互補之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(fā)組成數(shù)人一圈的小圈團體(又稱QC小組,一般6人左右),然后全體合作、集思廣益,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,活用品管七大手法(QC7手法),來解決工作現(xiàn)場、管理、文化等方面所發(fā)生的問題及課題。它是一種比較活潑的品管形式。品管圈的特點是參加人員強調領導、技術人員、員工三結合。現(xiàn)代的QCC管理內容和目標突破了原有的質量管理范圍,向著更高的技術、工藝、管理方面擴展。
?
QCC輔導流程模式及主要輸出內容
1、組圈
(1)根據(jù)同一部門或工作性質相關聯(lián)、同一班次之原則,組成品管圈。
?。?)選出圈長。
(3)由圈長主持圈會,并確定一名記錄員,擔任圈會記錄工作。
?。?)以民主方式?jīng)Q定圈名、圈徽。
?。?)圈長填寫“品管圈活動組圈登記表”,成立品管圈,并向QCC推動委員會申請注冊登記備案。
2、活動主題選定,制定活動計劃
(1)每期品管圈活動,必須圍繞一個明確的活動主題進行,結合部門工作目標,從品質、成本、效率、交期、安全、服務、管理等方面,每人提出2~3個問題點,并列出問題點一覽表。
?。?)以民主投票方式產(chǎn)生活動主題,主題的選定以品管圈活動在3個月左右能解決為原則。
?。?)提出選取理由,討論并定案。
(4)制定活動計劃及進度表,并決定適合每一個圈員的職責和工作分工。
(5)主題決定后要呈報部門直接主管/經(jīng)理審核,批準后方能成為正式的品管圈活動主題。
(6)活動計劃表交QCC推行委員會備案存檔。
(7)本階段推薦使用腦力激蕩法和甘特圖
3、目標設定
(1)明確目標值并和主題一致,目標值盡量要量化。
(2)不要設定太多的目標值,最好是一個,最多不超過兩個。
(3)目標值應從實際出發(fā),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,既有挑戰(zhàn)性,又有可行性。
(4)對目標進行可行性分析。
4、現(xiàn)狀調查,數(shù)據(jù)收集
?。?)根據(jù)上次的特性要因圖(或圍繞選定的主題,通過圈會),設計適合本圈現(xiàn)場需要的、易于數(shù)據(jù)收集、整理的查檢表。
?。?)決定收集數(shù)據(jù)的周期、收集時間、收集方式、記錄方式及責任人。
?。?)圈會結束后,各責任人員即應依照圈會所決定的方式,開始收集數(shù)據(jù)。
?。?)數(shù)據(jù)一定要真實,不得經(jīng)過人為修飾和造假。
?。?)本階段使用查檢表。
5、數(shù)據(jù)收集整理
?。?)對上次圈會后收集數(shù)據(jù)過程中所發(fā)生的困難點,全員檢討,并提出解決方法。
?。?)檢討上次圈會后設計的查檢表,如需要,加以補充或修改,使數(shù)據(jù)更能順利收集,重新收集數(shù)據(jù)。
(3)如無前兩點困難,則圈長落實責任人及時收集數(shù)據(jù),使用QC手法,從各個角度去層別,作成柏拉圖形式直觀反映,找出影響問題點的關鍵項目。
?。?)本階段可根據(jù)需要使用適當之QC手法,如柏拉圖、直方圖等。
6、原因分析
?。?)在圈會上確認每一關鍵項目。
?。?)針對選定的每一關鍵項目,運用腦力激蕩法展開特性要因分析。
?。?)找出影響的主要因素,主要因素要求具體、明確、且便于制定改善對策。
?。?)會后落實責任人對主要因素進行驗證、確認。
?。?)對于重要原因以分工方式,決定各圈員負責研究、觀察、分析,提出對策構想并于下次圈會時提出報告。
(6)本階段使用腦力激蕩法和特性要因法。
7、對策制定及審批
(1)根據(jù)上次圈會把握重要原因和實際觀察、分析、研究的結果,按分工的方式,將所得之對策一一提出討論,除了責任人的方案構想外,以集思廣益的方式,吸收好的意見。
(2)根據(jù)上述的討論獲得對策方案后,讓圈員分工整理成詳細具體的方案。
?。?)對所制定的具體對策方案進行分析,制定實施計劃,并在圈會上討論,交換意見,定出具體的步驟、目標、日程和負責人,注明提案人。
(4)圈長要求圈員根據(jù)討論結果,以合理化建議的形式提出具體的改善構想。
(5)圈長將對策實施計劃及合理化建議報部門主管/經(jīng)理批準后實施(合理化建議實施績效不參加合理化建議獎的評選,而直接參加品管圈成果評獎)。
?。?)如對策需涉及圈外人員,一般會邀請他們來參加此次圈會,共同商量對策方法和實施進度。
(7)本階段使用愚巧法、腦力激蕩法、系統(tǒng)圖法。
8、對策實施及檢討
?。?)對所實施的對策,由各圈員就本身負責工作作出報告,順利者給予獎勵,有困難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進方案和修改計劃。
(2)對前幾次圈會做整體性的自主查檢,尤其對數(shù)據(jù)收集、實施對策、圈員向心力、熱心度等,必須全盤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。
(3)各圈員對所提出對策的改善進度進行反饋,并收集改善后的數(shù)據(jù)。
9、效果確認
?。?)效果確認分為總體效果及單獨效果。
?。?)每一個對策實施的單獨效果,通過護理化建議管理程序驗證,由圈長最后總結編制成合理化建議實施績效報告書,進行效果確認。
?。?)對無效的對策需開會研討決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對策。
?。?)總體效果將根據(jù)已實施改善對策的數(shù)據(jù),使用QCC工具(總推移圖及層別推移圖)用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來判斷。改善的經(jīng)濟價值盡量以每年為單位,換算成具體的數(shù)值。
?。?)圈會后應把所繪制的總推移圖張貼到現(xiàn)場,并把每天的實績打點到推移圖上。
(6)本階段可使用檢查表、推移圖、層別圖、柏拉圖等。
10、標準化
?。?)為使對策效果能長期穩(wěn)定的維持,標準化是品管圈改善歷程的重要步驟。
(2)把品管圈有效對策納入公司或部門標準化體系中。
11、成果資料整理(成果比較)
?。?)計算各種有形成果,并換算成金額表示。
?。?)制作成果比較的圖表,主要以柏拉圖金額差表示。
?。?)列出各圈員這幾次圈會以來所獲得的無形成果,并做改善前、改善后的比較,可能的話,以雷達圖方式表示。
?。?)將本期活動成果資料整理編制成“品管圈活動成果報告書”。
(5)本階段可使用柏拉圖、雷達圖等。
12、活動總結及下一步打算
?。?)任何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、一次解決所有的問題,總還存在不足之處,找出不足之處,才能更上一各臺階。
(2)老問題解決了,新問題又來了,所以問題改善沒有終點。
(3)按PDCA循環(huán),品質需要持續(xù)改善,所以每完成一次PDCA循環(huán)后,就應考慮下一步計劃,制定新的目標,開始新的PDCA改善循環(huán)。
13、成果發(fā)表
?。?)對本圈的“成果報告書”再做一次總檢討,有全體圈員提出應補充或強調部分,并最后定案。
?。?)依照“成果報告書”,以分工方式,依各人專長,分給全體圈員,制作各類圖表。
?。?)圖表做成后,由圈長或推選發(fā)言人上臺發(fā)言,并進行討論交流。
(4)準備參加全公司品管圈發(fā)表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