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-
就醫(yī)助手
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,堅持長期服藥就像是給健康上了一道保險,它能幫助他們保持情緒的平穩(wěn),減少病情反復的風險,這一點是大家都認同的。尤其是育齡期的女性,不管她們是否患有抑郁癥,她們都有權利去追求成為母親的機會,這也是大家普遍認同的觀點。
但對于那些正處在圍產期的抑郁癥患者來說,問題就變得復雜了。因為她們面前擺著一個難題:“繼續(xù)服藥”和“停止用藥”之間似乎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。
圍產期間使用抗抑郁藥物是一個需要謹慎考慮的問題,因為它涉及到母親和胎兒的健康。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指導原則,但請務必咨詢專業(yè)醫(yī)生的意見,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是獨特的:
1.評估必要性:在懷孕期間使用任何藥物之前,醫(yī)生會評估必要性。如果母親的情緒穩(wěn)定,可能建議不使用藥物,或盡量減少藥物使用。
2.選擇藥物:如果確實需要使用抗抑郁藥物,醫(yī)生會盡量選擇對胎兒風險最小的藥物。通常,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(SSRIs)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,如氟西汀、舍曲林等。某些藥物如帕羅西汀可能與胎兒心臟缺陷風險增加有關,因此通常不推薦使用。
3.最低有效劑量:盡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劑量,以減少潛在的副作用和對胎兒的影響。
4.監(jiān)控胎兒健康:懷孕期間使用抗抑郁藥物時,醫(yī)生會密切監(jiān)測胎兒的健康狀況,包括定期的產前檢查和可能的特殊檢查。
5.避免突然停藥:懷孕期間不宜突然停止使用抗抑郁藥物,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母親的情緒迅速惡化,對母親和胎兒都不利。
6.產后監(jiān)測:分娩后,醫(yī)生會繼續(xù)監(jiān)測母親和新生兒的健康狀況,以確保藥物沒有長期影響。
7.母乳喂養(yǎng):如果母親正在服用抗抑郁藥物,需要考慮是否進行母乳喂養(yǎng)。一些藥物可能會通過母乳傳給嬰兒,因此需要醫(yī)生的建議。
8.心理治療:在懷孕期間,心理治療或咨詢可以作為藥物治療的補充或替代方案。
9.溝通和計劃:與醫(yī)生保持開放的溝通,制定一個對母親和胎兒都安全的用藥計劃。
10.物理治療:經顱磁刺激(TMS)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手段,可能對產后抑郁有療效。
11.中醫(yī)藥治療:某些中藥可能對產后抑郁有療效,且安全性較高,但需在中醫(yī)師指導下使用。
12.預防調攝:加強對孕產婦的精神關懷、了解生理及性格特點,運用醫(yī)學心理學、社會學知識對產婦多加關心和愛護,對預防產后抑郁具有積極意義。
然而,每位母親的健康狀況和胎兒的發(fā)育情況都是獨特的,因此所有決定都應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做出。